关灯
护眼
字体:

宋时明月(56)

作者:赤虎 阅读记录

早期的唐手只是一些简单的“架势”,而后期的跆拳道则融合了一些符合人体力学知识。金不二与赵兴的切磋对两人都启发很大,赵兴在重温中回忆起他学的知识,而金不二在切磋中,自以为从赵兴那里窃得了最真实、最完整的“全本唐手”。心情激动下,他已决定绘制“全本唐手”图谱,然后回国开宗立派……

金不二不知道,宋时“唐手”已在中国绝传,与“唐手”同时绝传的是中国古剑术。他也不知道,在反复的战乱过程当中,我们民族一次次回到文明起点,太多优秀技艺因此散失到国外。而赵兴带回他的本意,是想将散落域外的中华文明之花重新收集起来,让它们重归故土。

赵兴走过外面喧闹的人群,后院反而显得很安静,萧峰的老爷子萧山手里拿了根哨棒,板着脸站在月亮门边,他站在这里,挡住了闲杂人员,也将喧闹挡在门外。

跨过月亮门,就看到金不二跪在远处门廊,他身边是一扇微开的门,这厮带着那种五体投地的佩服神色,透过门缝望着屋里,表情痴迷而狂乱。

赵兴见过这种表情,那是狂热粉丝见到偶像时常表露出来的痴呆相。

金不二身后的房间就是“唐手”练习室,这房间完全依据高丽“武室”风格建筑,也就是高丽人常说的“唐款”房屋——现在把它称为“跆拳道练习室”。

金不二跪坐在门边,也是一种汉唐式的礼节,那时候侍从们都跪在门廊里,等待响应门里贵人的招呼。

赵兴踏上门廊,脚踏木地板的响声惊动了金不二,他转脸胡乱的向这边点点头,然后才想起将身子俯下,额头击地,行跪礼。

赵兴走过金不二,推开那扇虚掩的门,只见屋里有四个人,一名和尚正坐在当中的藤台上,向众人表演茶艺。苏轼面对房门而坐,手里还拿着一本书,见赵兴进来,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,抬手制止了赵兴的行礼。赵兴随即悄悄坐在靠门的空位上。

这间跆拳道练习室,屋内没有任何家具,让大厅显得很空旷。四面墙边扔着很多蒲团,屋中间是张四米见方的大藤架——那是大家用来交手过招的地方。由于这时代没有保护垫,所以就用这张大藤架代替。

现在,藤架上坐着一名长相俊秀的和尚,他坐在藤架正中心。屋内其余四人坐在四角,围着这名和尚,而和尚正在用娴熟的手法,优雅的展示着茶艺。

一看对方的动作,赵兴就知道,程阿珠以前给他展示的都是乡村手法,这人现在用的那些技艺,才代表宋代茶艺的高端,比如搅茶打花,程阿珠的动作像打鸡蛋,这和尚动作充满空灵,让人感觉到浓浓的禅味。

这人赵兴认识,他是英山斗方寺的和尚僧佛印——另一个与苏东坡有密切关系的人物。

赵兴认识他,是因为这名“豪华”和尚,经常带着二十多名侍从乘骡出游。按现在的说法,他应该是“斗方寺的CEO”或者“公关部经理”,现代类似人物开着汽车出入寺庙上下班,而佛印在宋代骑螺,也相当在现代开宝马车的和尚。

佛印曾到赵兴府上拉赞助,但赵兴听到这个名字,立刻惊醒。传说中,佛印与苏东坡有很多斗智故事,故事中佛印总是赢家,颇令人疑心——那些故事都是他自个编出来的。

如果是这样,连智商如此高的一代文豪苏轼,身后都被这厮利用了,像赵兴这等智慧的人,还是离这家伙远点,方才安全……所以赵兴拒绝对佛印施舍。

但苏东坡却接纳了佛印,因为他初到黄州便寄居在寺院里,受到和尚的照顾,他对僧人有一份好感。佛印也就是在这时候巴结上了苏东坡,而后苏东坡调往杭州担任知州,这人也跟着去了杭州,到了那里他才与苏轼的关系紧密起来,并留名千古。

做公关经理,果然都有一套混饭吃的手段,这位佛印显然是佛门精心培养的“形象代言人”,他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很优雅,让人一眼望过去就觉得品味高尚,见到赵兴进来,八面玲珑的他依然不忘向这位拒绝自己的主人微微点头——那动作也如行云流水般流畅。

打过招呼后,赵兴赶紧在房里寻找那位著名的豪侠陈慥。

※※※

左手处,坐着一名小吏模样的人,衣服洗的很白,显得很整洁。右手,是名年轻人……也不年轻了,三十多岁的人了,脸上线条虽然依旧分明,但浑身肌肉已微显松弛,不过,那人气度豪气逼人,看得出,他年轻时是个快意恩仇的汉子。

难以想象,这样一个令豪侠之士不敢仰视的人,怕老婆也怕的如此出色!

赵兴一边与这人点头示意,一边畅想那位“河东狮”的风姿,禁不住痴了。

茶分送给了四人,穿着月白僧袍的佛印首先举杯示意,分坐在四角的人微微弓身回谢,然后大家各自举杯,品味着杯里的茶汤。

赵兴觉得小口喝不解渴,他本不是个雅人,就想一口喝下滚热的茶汤。但苏东坡坐在上手,这让他不愿太出格,只好依照规则,小口小口的酌着茶水。

现在他明白金不二在看什么,金不二在看全套的茶道。

高丽茶道传自唐代,现在他身处天朝上国,见到完整的茶艺展示,自然迷醉的一塌糊涂。

第一杯茶喝下,进入了聊天时间,现场的气氛轻松了很多。

苏东坡首先向赵兴介绍陈慥陈季常,陈慥还有一个外号叫“陈惊坐”,意思是别人一听他的名字,便惊的坐不住。

然而,岁月已经消磨了对方的英气,现在他显得很温和,似乎是家里那位“母狮子”调教得法。

陈慥指了指院外,笑说:“我看你院里的布置,像个射箭场。可我不懂院那些古怪器械干啥用,尤其没想到,在这样杀气腾腾的院内,还有一间禅室。”

这间房子布置的很干净,空荡荡的大厅确实给人一股空灵剔透的感觉,然而它不是修禅的。赵兴弓身解释:“季常兄见笑了,院里那些东西是鞍马、单杠、攀援墙、石杠。

我的孩儿们都是山民,爬山射猎是他们的谋生手段。我不想孩子们搬到城里,读了书后反而忘记谋生技巧,所以布置了这个院落。这样,将来他们学书不成,也不至于无法生存……这房子也不是参禅的,它是演武室,用来较量身手的。”

“噢?!”陈季常好奇的打量了一下这间房子,想不出它怎么用来较量身手。

苏东坡已接着向赵兴介绍剩下的那人:“这位,曾是我的掌书记(师爷)马梦得,我有东坡那块地,全靠梦得兄交通官府……”

马梦得,字正卿,原在京城做“太学正”的学官,因生性耿直,不擅交际,人缘儿不是太好,“学生既不喜,博士亦忌之”。不过苏东坡倒是挺欣赏他,认为他“清苦有气节”,经常去找他玩。后来,马梦得不想“堂上书生空白头”,便跟着苏轼到凤翔做幕僚,从此一路追随。

苏轼这么一介绍,赵兴有点不好意思。苏轼称其为兄,他刚才也称陈季常为兄,显然有点不合适,他弄错了辈分,为此,赵兴连忙向陈慥道歉,并重新向对方见礼,而后才正式为马梦得相互行礼。

其实,这也不算弄错辈分。宋代与别的朝代不同,宋代师傅和学生的关系,是兄弟的关系,所以叫做“徒弟”,水浒传中史进就曾自称“小弟”。到了后世,强调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,才有了“师父”和“徒儿”的称呼。

不过,赵兴愿意居下,苏轼是不反对的,他替赵兴主婚,本就是拿对方当自己的子侄看。现在,身份问题完美解决,让苏轼觉得很有面子。

马梦得已跟了苏轼八年,苏轼介绍完后,还感慨的补充说:别人跟着官员做事,都是想发财,而马梦得跟了他这么久,依旧一贫如洗,惭愧呀。

上一篇: 商业三国 下一篇: 兴宋

同类小说推荐: